科技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。未來紡織科技創新工作的重點方向是什么?如何更好發揮科技獎勵工作對行業科技創新的引領和促進作用?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(以下簡稱“中國紡聯”)近日在京舉行紡織行業科技創新工作懇談會,邀請部分院士,紡織相關高校負責人,2023年度中國紡聯科技獎部分獲獎項目單位和個人,科研院所負責人、紡織企業負責人等匯聚一堂,展開深入交流研討。
把握行業未來新定位
中國紡聯會長孫瑞哲提出,當前大家很關心傳統紡織到底還能走多久?傳統學科還有多少生命力?這需要行業共同探討。他表示,傳統孕育著未來,未來重塑傳統,這里面包括兩個方面,一是建立新學科給產業帶來新定位,新認知;二是賦予傳統紡織學科新內涵。比如,生成式人工智能、機器人等技術群體性突破,催生著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,推動產業再造與價值提升。
中國紡聯副會長李陵申表示,隨著纖維材料的不斷創新、智能和綠色制造技術的不斷發展,賦予了紡織現代化產業新的范式和內涵,紡織不再僅僅是“衣被天下”的傳統行業,而是在國防軍工、航空航天、醫療衛生、建筑等行業創新中孕育新領域新賽道。隨著產業用紡織品進入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和標準體系,突破了紡織行業分類只有紡織、服裝、化纖的傳統領域,使產業用紡織品的發展有了新的定位和方向,成為紡織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中國紡聯副會長端小平表示,要進一步提升我國紡織強國的地位,就需要理論創新和產業鏈的跨界合作,不能閉門造車。通過智能制造和大數據的跨界融合,攻克一些現實的技術難題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認為,紡織內生科技驅動力需要進一步提升,產業領域拓展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。紡織業的定位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,新時期要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力,要推動新賽道拓展,要加大交叉融合力度。紡織科技創新的重點要堅持守正創新,尊重紡織自身內涵去發展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孫以澤表示,紡織工業的發展已經延伸到我國很多戰略新興產業中,遠遠突破了傳統紡織的界限,新材料的應用與紡織裝備的支撐,拓展了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領域。紡織新材料很多是屬于國家戰略新興產業,但很多裝備還沒有形成技術創新體系,未來要關注傳統產業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,形成碳纖維復合材料全產業鏈智能裝備創新體系,攻克先進紡織材料智能制造裝備技術難關。
聲明:本文的內容、模板整理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;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,聯系刪除。
海安縣勤豐化纖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銷售:丙綸短纖維,滌綸短纖維,功能性丙綸短纖維,功能性滌綸短纖維,親水滌綸短纖維,丙綸短纖,PP短纖,滌綸短纖。
您還想了解更多產品信息,請聯系:錢先生 13962787918 ,13813743991 網址:http://www.kyhoutdoors.com/